“信仰的力量”第十一讲:中东乱局与世界反恐局势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6-03-21文章来源 学生事务处/书院作者责任编辑

3月18日下午,“信仰的力量”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我校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战略所研究员张耀博士为在座师生详细而生动地做了题为《中东乱局与世界反恐局势及其影响》的报告,帮助同学们理解当前形势下的“大国治理与中国道路”。

讲座首先介绍了中东乱局的总体情况和世界目前的反恐形势。张博士指出,在阐述恐怖主义的缘起时,我们不应该将其和宗教、民族乃至地区联系起来。中东是一个地区概念,而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方式。

中东形势备受瞩目,很重要的原因是,该地区是众多国家能源与矿产的主要来源。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宗教冲突,在大国博弈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目前“巴以问题贯穿始终、世界大国战略博弈、地区强国地位竞争、芸芸众生倍受煎熬”的局面。

2012年12月左右开始的“阿拉伯之春”中,许多中东国家的民众纷纷要求推翻本国专制政体,组建新的民主政权。然而,尽管各个地区最终迎来了名义上的“民主”,但更陷入到了“政治动乱、经济凋敝、民族冲突、极端暴力”的泥沼之中。中东地区持续的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艰难、前景黯淡,为恐怖主义思潮和组织的泛滥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条件。

张博士继续介绍了当前国际反恐的基本形势。反对与打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主要政治安全和军事任务之一,而国际反恐合作已经成为主要趋势。他指出,一些国家的双重标准给国际反恐带来了消极影响,中国绝不会在反恐问题上搞这些双重标准。

讲到中国反恐形势,张博士提到,在我国,恐怖主义势力与邪教势力沆瀣一气,走渗透、低龄化的路线,因此,反恐与反邪教要齐头并进,坚决打击。

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打防并举、源头治理、依靠群众、抵御渗透”,而一些可行的措施则包括:发展经济和加强社会治理,减少恐怖主义滋生土壤;正确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加强国际反恐合作;防范和地域境外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入侵。

整场讲座带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中东乱局以及恐怖主义的传播方式,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必要性与复杂性。